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禪定與解脫的學習

--《圖解佛教禪定與解脫》


 禪定學與解脫道密不可分。尋求解脫者,無論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陀當代的、佛陀入滅之後的、和我們現代的,都學習和修證種種禪定。自古以來,佛教的各個傳承,各個傳承中的各個宗派,都各自有其禪學解說和修證次第。佛教以外的宗教也教授和談論禪學。現代,禪學有更廣泛的研習與運用。

  《圖解佛教禪定與解脫》作者洞恆法師曾任圓光佛研所圖書館館長、圓光學報執行編輯,現於圓光佛學院及研究所教授巴利文、巴漢經典選讀等。洞恆法師從探討記載禪定與外道、遊方僧有關的經典來認識世尊的禪定修持與解脫涅槃的關聯,了解佛陀親身修證過程,以及成道後世尊如何教導弟子們修持禪定。書中最後分析佛陀所教導的禪修法,亦即純粹屬佛教的禪修法,無所依或無所緣定以及空、無相、無願三三昧。


  書探討主題是以巴利文的《尼卡雅為主要經典(Nikaya,類似於「阿含」,意義為類、部,其漢譯《阿含經》。巴利尼卡雅有五部,其中《中尼卡雅》及《增支尼卡雅》有最多論及禪定和涅槃的經典,其餘的《長尼卡雅》、《相應尼卡雅》和《小尼卡雅》中的經集、如是語、優陀那、長老偈、長老尼偈亦含有些許禪定記載。這些經典當中,有部是有相對應的漢譯本。所有經典分類分析起來就讓我們看到早期經典記載的佛陀所修證及所教導的禪定和解脫涅槃的關聯。

  然而,如今的禪定修持,已經和佛陀時代的禪定已經大不相同。為迎合各行各業的需求,嚴肅的禪學修持被調整和稀釋。為了迎合忙碌工作者的生活環境,禪學的修持從專業的全日制被調整為副業的一或兩個小時、三十分鐘、十分鐘。

  由於生活目標不同,禪學的修持從尋求終極解脫樂被淡化為追求短暫平靜樂。前者為究竟解決生命痛苦之來源,後者為在其工作位上能超越限以創造奇蹟。當然,這種已調整和稀釋的禪修,可以轉而調回到根本禪修的目的,亦即追求生命終極解脫樂。

  因此,洞恆法師透過本書,讓讀者深知禪定之於解脫的重要性,又自古以來,每位行者經驗不一,留下許多關於證悟的謎團。法師從原始佛教經典巴利尼卡雅與漢譯阿含經,去研究分析佛陀禪修歷程。又應學生請求,將積累多年研究心血,精練出本書--《圖解佛教禪定與解脫》。


  《圖解佛教禪定與解脫》一書有以下特色:(1)找出禪修證悟的關鍵處,符合修行者最實際的需要。(2)洞恆法師用深入淺出方式,呈現巴利文的原始佛教經典精華,讓本書內容符合佛陀原意。(3)圖解經典與四禪八定,讓人一次掌握佛教禪修系統與其他宗教的靈修差異,讓禪修老師、學生與研讀佛學者清楚了解,符合實修者的需要。

  註:以上書,淨心文教基金會高雄圖書館已經有館藏,歡迎讀者借閱。〈文字資料整理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